第一百三十四章 八零年代(43)_快穿之回收站
顶点小说 > 快穿之回收站 > 第一百三十四章 八零年代(43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三十四章 八零年代(43)

  第一百三十四章八零年代(43)

  来客和三封信到江家小院的时候,江易正在清点可回收库里所有木制家具。

  捐一台黑白电视机就让他发了一笔绿叶币的小财,要是他把这些木制家具也都能捐出去呢?

  那天去村里小学的时候,他就顺便瞧了一眼,教室里那些书桌和凳子,都还是原主上小学时的老古董了,不光掉漆还掉渣!

  而回收库里,就有上百套,不知道是哪家培训机构扔掉的桌椅。

  这些带抽斗的桌子,还有带靠背的椅子,虽说都不是全新的吧,可比现在小学校用的,要好上百倍。

  要不想法子进城去租个小卡车?

  这样拉上一趟就能把这些桌椅都名正言顺地弄到大江村。

  除了这些桌椅,还有好些个办公桌、文件柜、书柜、茶几、床之类。

  这些东西,放在现代,都是笨重的二手货,很难找着合适的愿意接手的人家。

  但在这里,如果说是白给的,或者十块五块就能拿走,那肯定能一抢而光。

  而且拿走的人肯定不会束之高阁,那肯定要大用特用啊!

  中年人的目光不动声色地四处打量,表现得很谨慎。

  他拿出一台电视机捐给小学校,可不就是想卖两台电视挣点现钱么?

  这个人听说了想来买电视,倒也不太稀奇。

  信肯定是顾不上看的,他先看向不认识的来客。

  冯老师一家人他倒是不意外。

  虽说别的东西,比如收音机,比如电视机,他一定是保守地先把最老的那些拿出来。

  但这人工耳蜗它可不一样啊!

  他现在的绿叶币总额,其实也都有三十来万了。

  这会儿只要把放大器和天线接在一起,就能收到电视信号。

  这个生态收益可就大了!

  没准还间接保护了这个年代的森林资源呢。

  大不了他赶紧兑换一个回溯镜,回到他想去的时空嘛!

  连上电源,江易就打开了电视。

  这突然而来的三封信,可就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了。

  还真让他找着了好几款。

  冯老师这个人他大至上还是了解的。

  这个电视机把院子里所有的人都吸引住了。

  而且这东西对他女儿至关重要,他也不太可能把这小东西上交啥的。

  又顺手给买电视机的一杯。

  他先把冯老师一家往里让,“冯老师您带着大姐和囡囡先坐……二刚,你不急着回家的话,先帮我招呼下冯老师他们!”

  江易就把人往里带,“您先在院子里坐一下。”

  正写得起劲呢,他家就来客人了。

  他就拿出手机,在上头规划着在哪里租个小店面,用多少成本,摆放什么货物……

  他说着又朝里张望,“不知道我能不能看看?”

  二刚已经从厨房里找着了热水瓶和茶壶,泡好了茶端出来。

  最早的人工耳蜗,科技还不成熟,给人的体验并不是多好,而且需要专业医生不断地调整矫正。

  就算他在这个世界暴露了,而且还遇到的是最坏的情况。

  要不,他还是开一个家居兼杂货店?

  也不用太好的店面,只要能有个幌子让他摆放几样家具和电器就行。

  他自从认识冯老师,知道冯老师一直在为闺女的人工耳蜗攒钱,就回去翻了电子垃圾库。

  江易就抱着一个十六寸的小电视机出来了。

  毕竟,冯老师是个教语文的,又不懂这些高科技,看不出来这小东西背后的价值。

  在众人的注视下,江易又拖出来一个接线板。

  这个小电视机,跟捐给小学校的差不多,但明显这个要稍微时尚一点,外壳是桔红色的。

  再去寻寻门路,买一辆二手的破卡车?

  有自己的车,那想干什么都方便啊。

  “您好,您好,请问您是想买电视机吗?”

  因为之前江易就想过电视机收台效果问题,就已经把信号放大器给做好了。

  要知道这个时代,私人几乎都没车,也就是一些厂子和政府事业单位才会有车,要想用这些车那都是有麻烦的规矩的,普通人,除非家里有当司机的,或者跟司机是亲朋,不然连车毛都别想摸上一根。

  跟着葛家母子来的这个人……哦,说是来买电视机的。

  只要知道那个人工耳蜗是能用的,那肯定少不了要来感谢他了。

  但事情也得一件一件处理。

  “诶,对对,我听说你从欣城回来,带了电视机,我想买一台电视机回家看,二手的也行啊!”

  就因为这个缺陷,这个小东西就在不断地改进,江易拿出来这一款,就是最先进的,能根据人体的反馈来自适应的。

  又跟村干事打了个招呼,接下了三封信。

  还是那一个台!

  这会儿正在播放新闻。

  中年人看得格外激动!

  “请问这个电视机多少钱?我要了!”

  江易想了想,就开了个价。

  “一百块吧。”

  其实他也是看这个人大老远上门来不容易,就没开高价。

  “好的好的!我要了!”

  中年人连价都没还,直接就去掏兜。

  江易收了一百块,把这位上门顾客送出小院,看着对方小心翼翼地扛着装着电视机的筐子走远,这才关好了门,去接待冯老师一家人。

  “小江,那天你走了以后,我才发现……诶,这可真是太贵重了。”

  冯老师两口子刷地站起来,冯老师眼含泪花,脸都涨红了。

  二刚看这架势,赶紧告辞,“咳,江易你招待客人吧啊,我先回了!”

  二刚一走,冯老师就拉着妻子,给江易行了个鞠躬大礼。

  吓得江易赶紧扶住了他们。

  “哎,别别,别这么客气!我也是正好碰上了。”

  原来冯老师发现了粉红盒子里的人工耳蜗,那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个救命神器,激动得两口子一宿都没睡好觉。

  第二天俩人都请了假没上班,带着孩子去了趟医院。

  去医院找了熟悉的耳科大夫,就请人家帮忙看看,这个耳蜗孩子能不能用。

  那大夫不过是小城市的大夫,学历才是个医专,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省城人民医院做培训。

  这什么人工耳蜗,他也只是听说过,哪里见过呢?

  不过虽然只听说过,这个原理还是知道的。

  小心翼翼地帮忙给孩子戴上,事先跟孩子说了,一有不舒服就马上打手势……

  冯囡囡眨巴着眼睛,一动不动地等着大夫给她安上那个奇怪的小东西。

  忽然她睁大了眼睛,看向自己周围。

  五官科的门外,传来小男孩哇哇的大哭声。

  那是对面口腔科长了蛀牙的小男孩看到医生手里的钳子给吓出来的。

  冯囡囡仿佛一下子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
  她看向门外,又看向自己爸妈,也张大了嘴,学着发出了啊啊的声音!

  第一次发声,哪怕是个粉嫩可爱的小姑娘,那声音也是干瘪走调,谙呀难听的。

  然而这声音,听在冯老师两口子耳朵里,那简直比仙乐还要动听一百倍!

  当时这两人就眼泪哗哗的了。

  人家大夫虽然不是孩子爸妈,可看到这神奇的一幕,那也是跟着高兴啊!

  特别认真地帮着给孩子做了些基本的听力测试,又叮嘱了冯老师他们好多的注意事项。

  其实也想跟冯老师打听这个高科技宝贝,是从哪买的,花了多少钱来着。

  但冯老师哪知道呀?

  他还是一头懵呢!

  而且这说不说的,不也得问问江易吗?

  万一就只有这么一个,那告诉大夫有什么用呢?

  “江易,啥也不说了,你送给小囡的,哪是礼物啊!这就是雪里送炭,救命的呀!”

  “我都听大夫说了,这个在国外,好像都是好几百外币呢,换成咱们这儿的钱,那不得几千啊!你都帮了这么大的忙了,我们也不能就舔着脸白拿啊!”

  “这不是……把攒的钱凑了凑,先拿过来些,剩下的,我们慢慢攒!每个月都先还你!”

  冯老师眼含热泪地塞给江易一个信封,这信封还是鼓鼓的。

  这会儿纸币最大的面额就是十块。

  江易估摸着这里头少说也得有五六百块了。

  他也不矫情,当着面打开了信封,快速一点。

  居然有一千!

  好家伙,这年头老师的工资也不算高,应该是五六十吧,再加上妻子的工资,算是一百吧,要不吃不喝差不多一年才能攒够这么多的钱,更何况冯老师他们还时不时地要带着孩子去各地求医?

  江易就笑了笑,当着他们的面儿,拿了十张十块的。

  “冯老师,其实这个小东西真的没花我多少钱!就是碰巧了,遇上一个从东尼国来的华侨,他正好家里有人用到这个……不过后来也没用上,留着这个也闹心,这才便宜了我。”“你们要是过意不去呢,我就挣个路费……你们看,我去一趟欣城扛了好大的包,回来也不少挣呢!这剩下的钱,快拿回去!”

  “哪有把家底都掏空的,日子还过不过了?”

  一番推让,最后江易还是没收那么多的钱,只拿了一百。

  冯老师和妻子赶紧轻轻堆了把小囡囡,“快谢谢叔叔!”

  冯囡囡眨眨大眼睛,冲着江易弯了弯腰,艰涩地冒出了句,“谢谢……”

  这两个字她突击了两天,总算是能说好了。

  就在谢谢二字传入江易耳朵里的时候,系统声也响起了。

  “嘀!绿叶币增加七千!”

  江易脸上的笑容登时也更加的慈祥了。

  “不用谢,不用谢,小囡囡真厉害,这么快就学会了!说得真好!”

  又看向冯老师,“冯老师,这可是大喜事啊!今天中午就在这吃饭,好好地庆祝一番!”

  江易虽然有心招待,但冯老师两口子看他这单身独个的,家里没准连菜都没有,没的为难人家小伙子,就把自家带来的礼物放下,千恩万谢地,带着囡囡走了。

  他们这次来感谢,不光是带了现金,东西也带的不少。

  什么麦乳精、糕点、烧鸡、火腿啥的满满两大兜子。

  东西虽然多,江易倒是也有地方处理,留一两样最近要吃的,其余塞进随身空间里就是了。

  到了这会儿,他才有工夫拿出那三封信来看。

  作者有话说: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js1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9js1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