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七章 八零年代(16)_快穿之回收站
顶点小说 > 快穿之回收站 > 第一百零七章 八零年代(16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零七章 八零年代(16)

  第一百零七章八零年代(16)

  其实这些哪儿是江易分析出来的呢?

  而是江易通过在木神时代石林村和华城周边的地形,再结合沁城市内这几个县的地形和气候,推算出来,假如真的有上古王朝是来源于石林村和华城,那就应该是在一处大河边上的山林地里。

  毕竟,他还记得,同江二闲聊的时候,曾经说起过,石林村是以石林柱为依托建起来的,在村子里人不多的时候,也还能将就,等到村子发展超过三五千,就会感觉到田地太少,能用来修建房子的平地也太少了。

  而华城呢,地方倒是够大。

  但它的缺点就是周边没有河流,一马平川,无险可守。

  之前是没有强大的外敌,能让华城安然发展,如果哪日来了数万敌军,也不用进攻,只要将华城团团围住,华城的吃喝都要靠城外各个小村子供应,用不了多少天,华城人就要饿肚子。

  所以华城也不是能当都城的好地方。

  倒是从石林村去往华城的路上,有好几处地方,地势风水都不错。

  如果能建起城池的话,定然是宜守难攻,交通发达,潜力无限。

  云河县的地形,正好跟江易记得的那些地方吻合。

  说完了才反应过来,“那小车,真是江易做的?”

  刘亮亮脸不红心不跳,“你说的赌场无父子哟!”

  不就是托他打听点事嘛!

  “是啊!江易已经给好几个人做了收音机,不过做小车的,就只有大江村的村长一家。”

  还破天荒地给了他一包红白云!那可是硬壳过滤嘴高级烟!

  “爹,我都打听好了,那个什么小车,是江易给村长家做的!”

  反正他就是一个打听事儿的,打听到了就完!

  虽然是八零年代,通信基本靠写信和人声相传。

  但何姝静还是第二天就知道了小红车的来历。

  刘志风把儿子哄走,“去去去,认什么认!你二大娘不吃了咱家!”

  不过刘志云后来发达了,就帮衬了刘家不少,刘志风结婚的时候,兄弟姐妹们凑一凑,还是给他凑了些家当,又给刘志风在石口村里修了新房。

  “这死小子,真精!”

  上个星期他拎了一兜子地里摘的菜,去二哥家里送。

  刘亮亮去了趟大江村的同学家,回来就对他爹刘志风说,“爹,你要我打听的事儿,我都打听好了!”

  刘志风摸了半天,摸出五毛钱来,拍在儿子手上。

  不愧是他的种!随他!

  刘亮亮乐不可支地把五毛钱塞进了自己兜里。

  连带着他的儿女们,也都跟着无视江易,倒是把偶尔来村里的刘娜娜当成公主一样捧着。

  那不是被那臭小子给撵出来了么?

  江易那倒霉小子,居然这么能干了?

  因此刘志风那是最听刘志云的话的。

  他二嫂,打听这事,莫非也想要小红车?

  嘿嘿嘿,这就有意思了。

  刘亮亮也就是因为上了镇初中,有几个同学都在大江村,所以去过,才算是见过了江易几次。

  他当然就拍着胸脯打包票了。

  哪怕二嫂总是拉着个脸呢……那他也不怵,他可是二哥的亲小弟呀!

  刘志风骂了一句,“小兔崽子!钻钱眼里了!跟你爹还这么计较!”

  当然了他在村里种地的还想着二哥,去了二哥家里,总不好让他空着手走吧?

  之前每次都能从二哥家里薅点羊毛,什么奶粉啊,饼干啊,汽水肥皂劳保鞋啊……

  “我还听说了,江易会做收音机!还能做那种特别小的收音机,大江村好几个人都有,有的是跟着收音机学外语,还有的是听收音机学种地呢!爹,我也想要小收音机!”

  刘志风是刘志云最小的弟弟,刘家孩子多,本来就穷,要不刘志云也不可能去当上门女婿。

  要是他能天天上学都在兜里装个小收音机,那该多美?

  刘志风摆了摆手,“要什么小收音机!”

  “爹,我看江易现在挺厉害的,要不,咱们去认一认?”

  他为啥打听这个呢?

  “哟!老刘还有个有本事的好儿子啊!”

  “好,就先从云河县开始。”

  刘亮亮手心向上,“五毛钱!”

  不用跟冯庚做对比,江易飞一样的速度,让白教授震惊了……

  虽然江易和白教授都换了云河县的资料,但因为冯庚正在检索的那本县志还没弄完,半途而废平白浪费工夫,白教授就没让冯庚换。

  当然了,也不是没有可能,白教授一开始就弄错了地点,凤帝学会驭凤之术并不是在沁城市,但这些都要后续去验证了。

  当初又不是他们江家求着攀这门亲的,都结了婚有娃了,还不是二嫂自己看上的二哥?

  不过这次去吧,二嫂的脸就没再拉了。

  白教授看着江易,思索了一会儿,终于点点头。

  刘志风两眼放光,赶紧催着儿子说,“怎么样?那个小红车是大江村村长从哪儿弄的?”

  当他没去过么?

  就叫一声表哥,能得着个

  “这在医院呆了几天,还学会做收音机,会做小车了?”

  “这么有本事,怎么不做个收音机来给他亲爹呢!”

  “刘志云,我可告诉你,汪副局长那条线,可不容易攀啊!”

  “眼看着开了春,咱们娜娜就要高考了,要是上不了学,总不能咱娇滴滴的一个小姑娘,去车间里干那又苦又累的活儿吧?”

  刘志云坐在单人沙发上,闷头抽着烟,好半天才开口。

  “行了,我知道了!”

  “那孩子,我这些年也没怎么见过,这冷不丁地找过去,怕是会有抵触情绪啊……”

  何姝静瞥了他一眼,尖声冷笑。

  “怎么没见过?给三十块钱的事儿忘了?”

  刘志云烦躁地回了句,“怎么总提三十块钱?”

  江易来找他要钱,他当然是希望江易有钱的时候给还上的。

  但这不是从刘志风那儿知道了,现在江易理直气壮的很,说什么抚养费的事儿么?

  这要是认真算起来,他确实还欠着江易的抚养费呢!

  就算他去要,没准还会被顶回来,他好歹也是个科级干部,不丢人么?

  何姝静目光一转,反而笑了。

  “我是说啊,好歹他姥爷生病的时候,你这个当爹的还出过力呢!”

  “现在呀,那孩子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了!”

  “不是都二十岁了?”

  刘志云弄不清何姝静的用意,回了一句,“十九了。”

  “十九也是大小伙子了,在村里都要说亲事了吧?”

  “他妈跑到了国外,他姥爷又没了,那能张罗的,可不就只剩下你这个亲爹了么?”

  “要不,你帮着给他说个亲事吧!亲父子有什么隔夜仇呢?”

  “你看咱们厂子保卫科的老范,他在乡下那个儿子,不就是十几年没管过,这到了结婚的时候,老范出钱给他儿子在乡下修了房子,又买了两大件,这不,父子俩又和好了!”

  何姝静脸上挂着看透一切的笑。

  哼,十几年不管有什么关系?

  等到要结婚生娃知道养家糊口不容易了,再有天大的仇,也得面对现实啊!

  刘志云怀疑地看向何姝静,“你是说让我也给江易出钱修房子?”

  何姝静心里直肉疼,但还是故作平静,伸出一只手来,看着手指甲的形状。

  “江家不是独家院子?就修一修也花不了几个钱吧?那是你儿子,我可管不了!”

  要不是为了江易那点小技术,她把天翻过来也不会让刘志云去认江易。

  还好江易他妈给江易留了四大件,江易就算结婚,刘志云也不过出上几十块钱罢了。

  比起后头的好处,还是值的。

  “还有啊,既然要认这个儿子,那就索性多做点,我看保卫科老范家的女儿,跟江易的岁数倒是挺配。”

  刘志云本能地就要摇头,“啥?老范家的闺女,那不是有小儿麻痹么?”

  何姝静白他一眼,“你激动啥?老范家的闺女,长得白白净净,还在劳保站当出纳,有正式工作,要不是有点腿脚问题,能轮得到你儿子?”

  “就这,你还得去跟老范好好说呢!人家可真不一定能看得上江易!”

  刘志云陷入了沉思。

  他跟老范的情况有点像,可不就都惺惺相惜,有段时间还常在一块儿喝酒呢。

  也就是这两年,老范喝酒喝大了,酒精中毒进过一回医院,等出来就再也不敢沾酒,他们这才来往的少了。

  要是江易能跟老范家闺女成了,倒是也不错。

  据说老范那两口子可会捞钱,攒下了大把的家底儿。

  有老范老婆看着,老范也就是从手指头缝里漏一点给前头的儿子。

  大头还是闺女的。

  江易成了老范女婿,老范没准还能让江易接他的班。

  江易有了媳妇,又有了工作和钱,还有什么可怨恨他这个亲爹的?

  好像……这事也不坏啊。

  江易哪知道他这三个时代的老单身,居然已经有人,都把他的婚事给惦记好了。

  此时此刻,他正开着一辆四处漏风的破吉普车,奔着云河县去。

  他坐的是驾驶座,旁边的副驾座上,坐的是冯庚。

  年过七十的老教授坐在后排,虽说道路颠簸,坐在车里东倒西歪,抛上抛下,老教授还是尽量保持着坐姿端正,护着旁边座位上的公文箱不被颠下地。

  “白教授,云河县是沁城最穷的县,交通也最差,您……可要有心理准备啊。”

  冯庚也不知道怎么分析着县志呢,就突然说要来云河县考察?

  恰好他老家也正好是云河县的,就自告奋勇地给白教授当向导了。

  而江易,这个年轻人,也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。

  要去云河县实地考察,而云河县交通不发达,好些地方压根就没通车。

  也得亏白教授有人脉,左拐右拐地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了辆吉普车!

  虽说吉普车它破了点吧,哪哪都漏风,但好歹不用自己走路啊!

  就是白教授开了一段就有点体力不支。

  江易就说他看也看会了,不如让他试试。

  结果可好,他这一试,倒比白教授开的还更稳一些!

  这是看看就能学会的事儿么?

  他在江易旁边瞪大眼睛看了好半天了,怎么就没看会呢?

  白教授兴致勃勃。

  “交通差,最穷都不要紧,只要有发现就好啊!”

  又穷又差,对于他们研究历史的来说,压根不算事儿。

  要都是经济发达地区,那地上的建筑,地下的墓藏,早就不知道被挖被毁了多少回了。

  能轮得到他现在来考察吗?

  还是江易的思路对头啊!

  这才研究了云河县的资料两三天,他就有了重大发现。

  云河县里跟凤凰有关的地名,习俗,居然有那么多!

  一定是这里没错了!

  他想到这儿,忍不住又看了冯庚一眼。

  这小冯还是本地人呢,居然还没小江脑子动得快!

  不过好在小冯是本地人,他们考察的时候有小冯当翻译,不至于听不懂云河话!

  作者有话说: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js1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9js1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