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五章 八零年代(14)_快穿之回收站
顶点小说 > 快穿之回收站 > 第一百零五章 八零年代(14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零五章 八零年代(14)

  第一百零五章八零年代(14)

  看着面前的手抄本县志,江易目光闪了闪。

  白教授一见到他们,就拿出两本手抄本县志,让他们找出前三十页内里含有凤字,鸾字,凰字的地方,统计出这些字出现的次数,并且记下它们出现的页码和行数。

  给的时间是三十分钟。

  原来是这样的文字分析员啊!

  而这位白教授,对于凤凰鸾鸟还当真是情有独钟呢!

  江易现在是在招待所的一间杂物间内,这个杂物间里摆着两套桌椅,大概就是临时用来抄写的地方。

  江易坐的桌子离着另一张桌子大约有个五六米的样子,而且另一位面试者冯庚,这会儿已经开始专心致志地翻起了书。

  其实这种寻章摘句式的研究,江易虽然不是搞这个专业的,但也听说过一点。

  比如说某名著,有学者就会专门统计里头出现的香字,玉字,泪字,用这些字出现的频率,来分析名著背后隐藏的深意之类。

  白教授的意图,难道是想研究沁城与凤朝发源地的关系?

  “请你们稍等一会儿,尝尝这个饼干,我从首都带来的,味道还不错。”

  一共下辖五个县。

  白教授已经泡好了两杯茶,在茶几上摆了盘饼干,客气地让他们坐。

  看到冯庚还在那儿奋笔疾书,江易也不想就这么把结果给交上去。

  不过后来计算机普及以后,这个活儿简直不要太轻松。

  不过辰国通史里记载的凤朝祖地,却是在几百公里外的夏城呀……

  但这本县志的前三十页里提到这四个字的并不多,只有四处,江易很轻松地就写好了。

  就悠闲地翻起了这本县志。

  当然了,要按照白教授的要求,在白纸上把这些给写出来,也得花上几分钟。

  江易前天才看过辰国通史,大概知道一些。

  看到二人坐下喝茶,白教授这才拿起两份答案来看。

  江易看的这本,就是其中一个县上原县的县志。

  沁城境内山峦重叠,也是数十条河流的发源地。

  比如说现在,江易偷摸着掏出手机,把县志的前三十页拍了下来,用转换程序转成了文字版,用凤凰鸾鸟做为关键字搜索下,一分钟就搞定了。

  他想来想去,也想不大明白,不过听到旁边的冯庚已经站起身,准备去交卷了。

  他就跟在冯庚后头,把手上的答案交给了白教授。

  沁城市面积在辰国的四线城市里不算大,勉强算是中等,不过一万平方公里。

  这个活儿听起来简单,可是要人工手动搞完,那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。

  气候和植被确实挺适合人类居住。

  沁城市如今虽然在辰国默默无闻,认真算起来,当初也是辰国第一个朝代凤朝的中心疆域。

  他先看的是冯庚的。

  冯庚的字迹非常工整,而且字也写得好,端正大方,倒很符合对方语文老师的身份。

  答案也是对的,只有在一处标出的行数上,可能第一次数错了,写成了十三,但校对后又改成了十四。这样就有一点涂改的痕迹了。

  他又看江易这个年轻人的。

  江易写的也很工整,但字形就很一般了。显然硬笔书法的功底跟冯庚没法比。

  但江易的答案也完全正确,一星半点的勾划涂改都没有。

  显然两个人都是他想找的帮手了!

  白教授很高兴,“我这次来沁城,就是想要找一些考古资料,来之前,我也没想到光是沁城的县志就有几百本,工作量很大,我一个老头子短时间也做不完,所以就想找帮手,你们两个检索文字都很细心,那我就请你们一道来给我帮忙,每周二十块钱劳务费,小冯是老师,九月要开学,那就先暂定一个月,怎么样?”

  一周二十块钱,如果按照四周算,一个月就八十块钱。

  这个钱比冯庚的工资还高一点呢,冯庚想都没多想,就点头答应了。

  江易一时半会儿的,也没有什么其它的事,就也应下了。

  这份兼职,如果江易没有手机的话,那肯定是个有点费眼又需要细致耐心的活儿。

  但江易有手机,扫描再转换再检索,每天的工作量轻轻松松,只用十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做完,为了不给临时同事造成压力,不当职场卷王,江易最多比冯庚每天多完成五六页。

  余下的工夫,江易就看看自己扫描进手机的辰国风云。

  一周后,江易和冯庚都拿到了自己的报酬。

  江易这会手里有一百多块钱,就算是天天在小饭馆吃小炒再加瓶汽水,一天的花费也最多不过两块而已。一周能挣二十的话,都还算有的剩。

  冯庚则向白教授道了谢,小心翼翼地把钱放进了自己的旧皮夹子。

  “明天我女儿要过来,我陪她在沁城转转,你们两个正好就休一天的假吧。”

  白教授笑呵呵地给两人放了假。

  从白教授那儿出来,两人正好有一段同路。

  冯庚的眉头始终不自觉地皱在一起。

  这两天,两个人都在一块儿工作,互相也攀谈几句,算是熟悉了些。

  江易就忍不住问了句,“冯老师,你是不是有什么发愁的事呢?”

  冯庚迟疑了下,才说,“你也知道,我家里负担挺重的……”

  虽然中学老师的工资不低,但冯庚家里的小女儿,天生听力障碍,现在快四岁了,连话都不会说,冯老师这两年为了给小女儿看病,又是上首都儿科,又是去海城妇幼,但凡有点余钱都花在上头了,甚至还欠了亲朋好友一屁股债。

  冯老师的工资就那么些,想挣外快吧,这会儿又不像江易的时代,还能卖课辅导啥的。

  可不就只能自己想招儿。

  在没有做这个兼职之前,冯老师是经常来图书馆查资料,好写一些文史类的小文章投稿,因为他投的多了,倒是过稿率挺高的,时不时地就能得着三块五块的稿费。

  但是过稿率再高,也不够稳定啊,哪里有这样一周能赚二十来得放心?

  江易正准备把自己刚挣到的二十块拿出来借给冯老师呢,就听冯老师继续说了。

  “我就担心白教授女儿是来劝白教授回去的,咱们这个兼职,怕是要黄。”

  经过了这七天,江易对白教授也大致有了点了解。

  这位可不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白芨教授?

  白芨教授来这里就是想研究下古凤朝的历史。

  江易就愣了下,“冯老师怎么知道白教授女儿是来劝他回去的?”

  冯老师看着江易,摇头笑了笑。

  “你还年轻,不知道当初的事儿,白教授在史学界里,可是曾经引发过大争论的人物。”

  江易顿时来了兴趣,顺手从自己的挎包里摸出两瓶汽水,给了冯老师一瓶,自己一瓶。

  “什么大争论呀?冯老师细说说呗?”

  冯老师客气地推辞了一句,也就接下了。

  不过虽然接下了,却拿在手里,很舍不得喝的样子。

  “就是关于六千年和四千年的争论呗!”

  “咱们辰国的古史和神话,都记载着辰国有六千年的历史,但是要是按照全球通用的标准来说,咱辰国的古史里神话色彩太重,所以关于上古史的部分,不足为信,只能按照现有的考古实物年代来算,因此只有四千年的历史。”

  “史学界里就有对立的两派,一派说当今世界各国都在争分夺秒的科技军事竞赛,总是纠结于自己的历史是不是世界最悠久又有什么用?只能让国民沉迷在过去的荣光上,不思进取。再说了,辰国是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有什么关系?反正已经是四千年来没有断绝的古文明了,这还不够国人自豪么?”

  “另一派则说,全球通用的标准只是以少数几个列强国家推出的,我们辰国为什么要受他们的制约?我国的第一部古史里,明明记载着辰国的第一个朝代并不是凤朝,而是磐朝和岷朝,我们为什么因为所谓的标准,不相信前人,硬生生地把两个朝代给抹去?”

  “白教授的主要依据就是辰朝末代修的史书,还有成书在三千多年前的明异经……”

  “明异经?”

  江易忍不住地问了句。

  不是他历史小白,实在是原主的高中知识学得七零八落,而这个时代想学点知识又太不容易了。

  “哦,明异经就是一部讲述了咱们辰国上古时各种珍禽异兽,还有一些名人异士的传说故事集。这部明异经里头都是各种传说,所以高中语文和历史里都没提。”

  “大争论那时候,咱们国家不是正打仗么?那时候各行各业都在全心全力备战拥军,在文艺和历史考古这块就不怎么重视。别说上古四千年前的朝代了,就连凤朝时期的遗址,都还没有财力和精力去挖掘和保护呢!”

  “那个时候,辰国的科技水平比起国外的那几个强国来,还是差得很远的,在军工和科技方面,我们都是奋力直追的,也就是说,把敌手视为我们的目标……这种思想,也难免就影响到了其它的领域……最后白教授这一派,是落了下风。所以我们如今的历史书,就不提那两个没有明确考古发现的朝代,也不讲这两个朝代的故事,只有到了大学里,专门学历史专业的,才会接触到这方面的资料。”

  “争论最激烈的时候,甚至有人写文章批判白教授,说他把精力花费在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里,纯属浪费国家资源。”

  “要不是因为白教授爱人是获得国家勋章的专家,没准这些批评还会影响白教授在首都大学的教学呢……不过如今朱院士已经过世,白教授也退休好几年了,他自己花钱研究,那就是他的自由了。”

  “所以你担心白教授女儿是来说服白教授放弃的?”

  “是啊,不过就算是白教授真的放弃了,我也觉得情有可原。毕竟,那些传说,实在是太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了……什么凤帝驭凤之术是同岷朝的一位异人学的,而岷朝这位异人又得磐朝一位神人的真传,这位神人呢,居然活了两百多岁!传说是天降巨蛋,被农家夫妻捡拾,蛋突然裂开,里头就跳出一个女娃,能跑能跳能说话……这么不科学的故事,不是神话是什么?”

  江易忽然发问,“这些故事,都是凤朝史书和明异经上的么?”

  好家伙,这怎么越听越耳熟呢?

  磐朝和岷朝,都是这个时间线的五六千年前。

  他在的木神时代,也是距离时间线六千年前。

  难道说,这个世界,就是木神时代发展了六千年之后的世界?

  “嗯,大部分都是,还有一点零碎的小故事,是在别的经史子集里。”

  江易抬起手来看了看表,把喝了几口的汽水又盖上盖子,塞进了挎包。

  “冯老师,我还有点事去趟书店,先走了啊!”

  冯老师望着江易的背影摇了摇头,这年轻人啊,就是想一出是一出……

  他小心地把手里的汽水装进了拎着的布口袋。

  自从家里欠债以后,好久没给孩子们买过汽水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js1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9js1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